一、政策依據
(一)《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延續實施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23〕34號)
(二)《廣東省財政廳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 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關于進一步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粵財稅〔2023〕21號)
二、適用范圍
在深圳市行政區域范圍內工作、符合條件的境外人才(含高端人才、緊缺人才),可對其2024納稅年度(即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在深圳市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已繳稅額超過按應納稅所得稅15%計算的稅額部分申請財政補貼。該補貼免征個人所得稅。2024納稅年度每個納稅人的個人所得稅財政補貼額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境外人才2024年領取過深圳市、各區高層次人才獎勵補貼,“鵬城孔雀計劃”特聘崗位獎勵,市級全球人才匯聚、特聘崗位、培養支持項目獎勵等人才獎勵或補貼,實際補貼額需扣減已發放的人才獎勵或補貼金額。
境外人才同時符合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和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可自行選擇享受其中一項優惠,不得同時享受多項優惠。
三、申報條件
(一)基本條件
1.身份條件:申請人屬于香港、澳門永久性居民,取得香港入境計劃(優才、專業人士及企業家)的香港居民,臺灣地區居民,外國國籍人士,或取得國外長期居留權的回國留學人員和海外華僑。
在納稅年度內,申請人因身份發生變化而符合上述身份條件的,自身份變化次月起,享受財政補貼。在納稅年度內,申請人因身份發生變化不再符合上述身份條件的,自身份變化次月起,不再享受財政補貼。
2.工作條件:申請人納稅年度內在深圳市科技創新、重點發展產業或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工作,與在深圳市注冊的企業和其他機構簽訂勞動合同、派遣合同或勞務合同,且納稅年度內在深圳市工作累計滿90天以上(不含90天),并在深圳市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屬于高端人才的申請人,申請財政補貼時應仍在深圳市工作;屬于緊缺人才的申請人,申請財政補貼時應仍在深圳市相關緊缺崗位任職。
申請人一個納稅年度在深圳市工作的天數,是指在深圳市工作期間在深圳市實際停留的天數。申請人在深圳市停留的當天不足24小時的,按照半天計算在深圳市的工作天數。
3.誠信條件:申請人應當遵守法律法規、科研倫理和科研誠信,依法納稅,申請時未被列入嚴重失信主體名單。
(二)人才條件
1.境外人才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財政補貼(高端人才)。申請人應符合省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規定的人才范圍,且符合《深圳市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財政補貼項目高端人才指導目錄》標準(附件1)。
高端人才資格的時點,以國家、廣東省、深圳市各類重大人才工程管理機關的人才認定文件(發文名單)、確認函、證書證件的生效或有效時間為準。
2.境外人才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財政補貼(緊缺人才)。申請人應符合省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規定的人才范圍,且符合《深圳市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財政補貼項目緊缺人才指導目錄》標準(附件2)。
緊缺人才資格的時點,以工作單位說明申請人所從事崗位(工種)的生效或有效時間為準。
3.享受補貼的時點規則。申請人獲得高端人才、緊缺人才資格時點處于納稅年度內的,可享受相應納稅年度的財政補貼;高端人才、緊缺人才資格時點在納稅年度結束以后才生效的,不享受相應的納稅年度財政補貼。
四、申報時間
2025年6月1日至2025年7月31日受理2024納稅年度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財政補貼申請。
五、申報材料
(一)申請人有效身份證明證件
1.香港、澳門永久性居民提交永久性港澳居民身份證、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
2.取得香港入境計劃(優才、專業人士及企業家)的香港居民提交香港居民身份證、香港入境事務處簽發的相關入境證件以及香港稅務局開具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身份證明書。
3.臺灣地區居民提交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
4.外國國籍人士提交護照、有效簽證證件,或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
5.取得國外長期居留權的回國留學人員和海外華僑提交中國護照、中國身份證、國外長期(或永久)居留憑證和出入境記錄。其中,回國留學人員還應當提交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開具的《國外學歷學位認證書》。
(二)申請人人才資質材料
1.高端人才:提供獲國家、廣東省政府、深圳市政府部門認定的高端人才有關證書、聘書、確認函、證明函、認定文件、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證(或許可通知、社保卡等已獲批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的證明)等材料,以及工作單位就單位屬性、主營業務、申請人所從事崗位的說明材料。
2.緊缺人才:提供工作單位就其任職崗位以及該崗位屬于科研崗位、教研崗位、技術崗位、技能崗位或管理崗位的說明,工作單位就申請人本人屬于本單位科研人員、教研人員、技術骨干、技能骨干或高級管理人員及其從業經驗、工作勝任情況的說明,以及工作單位對單位屬性、主營業務的說明。
(三)申請人與單位簽訂的勞動、派遣、勞務合同
1.申請人因工作關系在深圳市注冊的企業和其他機構任職、受雇的,提供申請人與單位所簽訂的勞動合同;申請人屬由中國境外雇主派遣的,提供該申請人的中國境外雇主與深圳市接收企業簽訂的派遣合同。
2.申請人因工作關系在深圳市提供獨立個人勞務的,提供申請人與在深圳市設立的企業、機構所簽訂的勞務合同。
(四)申請人銀行賬戶資料
申請人本人在中國內地開設和已激活的I類銀行結算賬戶(即全功能賬戶)資料,包括提供含申請人本人的開戶銀行、銀行賬號、開戶名的存折或銀行卡復印件。
(五)申請人和申請單位承諾、說明材料
申請人提供本人對所提交資料真實性負責、遵守法律法規、納稅年度在深圳市工作滿90天以上、申請財政補貼時仍在深圳市工作等情況的承諾書(模板見附件3、4)。
申請單位提供對單位屬性、主營業務以及申請人從事崗位、工作情況、是否仍在職等情況的說明書(模板見附件5)
(六)入選人才工程或人才項目獲得的補貼性所得相關材料
申請人獲得深圳市政府或政府工作部門、直屬機構人才工程或人才項目獎勵、補貼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相關經費下達通知等。
六、辦理程序
(一)個人申請
申請人、申請單位在廣東省統一身份認證平臺(地址:http://tyrz.gd.gov.cn/)注冊用戶,個人用戶需進行實名驗證。
申請人于2025年6月1日至2025年7月31日期間在廣東省政務服務網(地址:https://www.gdzwfw.gov.cn/)搜索“深圳市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財政補貼”,提出補貼申請,提交相關證明材料,作出書面承諾,并提交工作單位審核。
(二)單位申報
申請單位對申請人的申報信息及材料進行審核后,于2025年7月31日前在申報系統提交申請。申請單位需一并提交對單位屬性、主營業務及申請人從事崗位等情況的說明。申請單位在首次提交申請時,應一并選擇本單位對應的產業類別提交產業領域主管部門審核。
申請人以個人勞務申報的,無需通過單位申報(已納稅額中包含工資、薪金所得的,須通過單位申報)。
(三)申報受理
受理機關自收到申請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決定,對于申報材料不齊的應當告知申請人或申請單位補正。申請人應當在7個工作日內補正材料,逾期不補正的,受理機關不予受理并告知申請人或申請單位。符合容缺受理條件的,按照容缺受理的相關規定執行。
(四)初步審核
受理機關受理后作出初步審核意見。情況復雜需要延長的,應當告知申請人或申請單位。初步審核未通過的,退回并告知申請單位或申請人。
(五)集中審核
集中審核部門對初審結果開展集中審核,復核申報內容,提出享受優惠政策補貼的高端人才名單和緊缺人才名單,并按程序報批。
(六)補貼核算
集中審核通過后,受理機關應告知申請人5個工作日內登錄申報系統獲取年度納稅數據予以確認,并提交至受理機關進行補貼核算。
申請人可預先登錄自然人電子稅務局WEB端(https://etax.chinatax.gov.cn/),通過“特色應用”—“人才補貼(獎勵)個稅數據”查詢頁面,按年度查詢納稅數據并授權發送至受理機關。
申請人身份信息應與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時所使用的身份信息保持一致。申請人使用多個不同身份證明登記納稅的,須在稅務部門進行稅務并檔后申報,并提交其他身份證明文件。
列入擬發放補貼名單,受理機關核算補貼金額,經核算的補貼金額與申請補貼金額不一致的,應當及時告知申請人。
(七)異議處理
申請人對初步審核意見有異議的,應當在被告知之日起7日內提出申訴,逾期不再受理,受理機關應當在15日內復核,并告知申請人復核結果。
申請人對補貼金額有異議的,應當在被告知之日起15日內,向受理機關提交補貼金額重新核算申請,受理機關應當在60日內完成核算。核算后有差額的,應予以修改后告知申請人。申請人在被告知之日起15日內未對補貼金額再次提出異議的,受理機關按流程發放補貼。
(八)補貼發放
受理機關對照發放名單和核算補貼金額,通過財政國庫集中支付系統將資金直接撥付至申請人指定的金融社保卡賬戶或其他個人銀行賬戶。
七、辦理機關及咨詢電話
深圳市各區人力資源部門負責辦理轄區內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財政補貼,咨詢電話如下。
福田區人力資源局:0755-82918537
羅湖區人力資源局:0755-25434833、25438383
鹽田區人力資源局:0755-25351655
南山區人力資源局:0755-86628407、86199403
寶安區人力資源局:0755-27664525
龍崗區人力資源局:0755-28933851
龍華區人力資源局:0755-23336194
坪山區人力資源局:0755-85209437、85209307
光明區人力資源局:0755-88211317、88212064
大鵬新區組織人事局:0755-88158769
深汕特別合作區組織人事局:0755-22100560
前海國際人才服務中心:0755-88981800
八、其他事項
(一)補貼業務實行信用承諾制申報,申請人、申請單位對填報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負責。對于申請人、申請單位所作出的書面承諾和說明,受理、審核機關有權進行信用監管和事后稽核,申請人、申請單位應配合提供相應證明材料。
(二)申請人和申請單位應如實提供申請材料,并對申請材料完整性、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對于虛報、冒領、騙取財政補貼資金的行為,一經查實,取消享受優惠政策的資格,追回已安排的財政補貼,并依據《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國務院令第427號)等法律法規予以處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三)本申報指南自2025年6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1年,2024納稅年度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財政補貼申請、審核、發放,按照本申報指南執行。
深圳市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財政補貼項目高端人才指導目錄
深圳市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財政補貼項目高端人才,是指在深圳市重大創新平臺、科研機構、醫療機構、公共衛生機構、學校、黨校行政學院等單位工作,或在深圳市重點發展產業的企業工作,且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人才。
1.國家、廣東省和深圳市重大人才工程入選者;
2.廣東省“人才優粵卡”持卡人;
3.深圳市“鵬城優才卡”持卡人;
4.符合《外國人來華工作分類標準》的外國高端人才(A類),以“平均工資收入不低于深圳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收入6倍”符合條件的除外;
5.持有《外國高端人才確認函》《廣東省外籍高層次人才確認函》或《廣東省港澳臺高層次人才確認函》的人才。
深圳市重點發展產業包括:
1.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國際性產業與標準組織;
2.深圳市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
3.現代服務業。
相關名詞釋義:
(一)重大創新平臺:指國家、廣東省、深圳市認定的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工業設計中心、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前沿交叉研究平臺等平臺。
(二)科研機構:指從事科學技術研究開發的機構,包括事業單位性質的從事科學技術研究開發的機構以及科技類民辦非企業單位。
(三)醫療機構:指依據《深圳市醫療機構執業登記辦法》的規定,由深圳市、各區衛生健康主管部門登記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機構。
(四)公共衛生機構:指深圳市、各區衛生行政部門所屬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公共衛生機構。
(五)學校: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定,依法注冊或備案,由教育行政部門審核、批準設立的初、中、高等教育機構。
(六)高新技術企業:指依據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印發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等規定,經深圳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機構認定,并經全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機構辦公室備案,且高新技術企業證書在有效期內的企業。
(七)專精特新企業:指國家、廣東省、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部門認定的專精特新企業。
(八)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指長期專注于制造業某些特定細分產品市場,生產技術或工藝國際領先,單項產品市場占有率位居全球或全國前列,并經國家、廣東省、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部門認定的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九)瞪羚企業:指商業模式得到市場認可、收入或雇員人數達到一定規模,已成功跨越創業死亡谷并進入高速成長期的高成長企業。
(十)獨角獸企業:指成立10年以內,估值超過10億美元(或70億元人民幣)、獲得過私募投資且尚未上市的企業。
(十一)深圳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指網絡與通信、半導體與集成電路、超高清視頻顯示、智能終端、智能傳感器、軟件與信息服務、人工智能、數字創意、現代時尚、高端裝備與儀器、低空經濟與空天、機器人、新能源、安全節能環保、智能網聯汽車、高性能材料、生物醫藥、高端醫療器械、大健康、海洋。
(十二)深圳市未來產業:指合成生物、光載信息、智能機器人、細胞與基因、腦科學與腦機工程、深地深海、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
(十三)現代服務業:指信息傳輸服務、信息技術服務、信息技術服務外包、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金融業、現代物流服務業、互聯網批發零售、法律服務、會計服務(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服務(資產評估機構)、涉稅服務、社會經濟咨詢、人力資源服務、信用服務、現代育幼服務、會展服務、廣告服務、旅游服務、知識產權服務、檢驗檢測認證標準計量服務、供應鏈管理服務。
附件2
深圳市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
財政補貼項目緊缺人才指導目錄
深圳市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財政補貼項目緊缺人才,是指在深圳市重大創新平臺、科研機構、醫療機構、公共衛生機構等單位的科研崗位任職的科研人員,在深圳市學校、黨校行政學院等單位的教研崗位任職的教研人員,在深圳市重點發展產業企業技術崗位任職的技術骨干,在深圳市重點發展產業企業技能崗位任職的技能骨干,在深圳市重點發展產業企業管理崗位任職的高級管理人員。
深圳市重點發展產業包括:
1.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國際性產業與標準組織;
2.深圳市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
3.現代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