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龍華區人力資源局印發了《深圳市龍華區數字經濟優秀青年人才集聚工程實施辦法》(深龍華人規〔2025〕2號),現解讀如下:
一、實施背景
為了全面支撐龍華數字經濟發展,加快推進人才集聚平臺的建設步伐,在當前產業發展布局調整、人才需求提升等新形勢下,龍華區積極響應國家省市人才發展新要求及實際情況,堅持產才融合、引育并舉、財力適配、精準施策的基本原則,在原有政策基礎上與時俱進、迭代升級,努力實現人才規模、質量和結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既拔高“塔尖”更夯實“塔腰”,做強中堅力量,筑牢產業發展根基,切實發揮人才政策在促進新質生產力、引領高質量發展中的賦能作用,著力打造創新創業第一站和大灣區引才聚才橋頭堡,為深化“數字龍華、都市核心”建設提供堅強人才支撐。
二、主要內容
(一)優化政策扶持范圍,拓寬政策覆蓋面。一是將資助范圍由原先的龍華區重點企業(機構)優秀青年骨干擴展至龍華區數字經濟領域的優秀青年人才。二是新增在職攻讀STEM領域博士獎勵,鼓勵龍華區優秀青年人才在STEM領域(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四大類學科)相關專業持續深造,在取得博士學位證書后,給予10萬元補貼。三是擴大院校學科范圍,在世界大學排名前150強知名院校基礎上,新增國內“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畢業生。四是新增校企聯合培養獎勵,鼓勵青年人才在完成學業后,定向就業于龍華區的企業,推動區域人才與產業的深度融合。
(二)優化人才資助體系,拓寬中堅潛力青年成長路徑。此次修訂,在繼續優化數字經濟領域專業資格認證證書獎勵、博士博士后人員承擔科研項目獎勵的基礎上,創新性地新增“龍華區優秀青年人才培育百人計劃”(簡稱“優青百人計劃”),彌補了原政策在中堅潛力青年培養方面的短板。對于具有突出發展潛力或作出杰出貢獻的中堅潛力青年,實行“積分制”選拔,凡達到申請資格門檻,即可提出申請,經過行業主管部門初審、區人力資源局審核并報區委人才辦審批后,納入“優青百人計劃”,作為龍華區數字經濟高層次人才的重要儲備,實施為期三年的專項培養,并給予每人10萬元成長津貼。
(三)優化人才扶持標準,強化資金總額控制。一是優化認定標準,將畢業院校的門檻從原來的“世界大學前300強”調整為“世界大學前150強或國內‘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同時,院校排名榜單的依據新增U.S.News《全球最佳大學排名》。二是優化扶持額度,博士人才入戶補貼可按深圳市有關政策落實,同時可疊加享受博士英才津貼15萬元,在控制總盤子的同時保持人才吸引競爭力。此外,在擴大數字經濟領域專業資格認證證書范圍的基礎上,一次性考取證書獎勵由3萬降至1萬。
(四)優化博士博士后人員扶持標準。針對第三章博士博士后人員扶持的修訂,優化扶持范圍,新增博士人員首次在龍華就業的要求,新增博士后人員的科研成果轉化、科研項目等獎勵方面的具體條件和時限。
(五)優化業務辦理時間。將第二章優秀青年人才資助申請從每年5月至6月具體調整為“原則上于每年5月1日至5月31日集中開放受理”。第三章博士、博士后人才扶持申請仍保持常年開放受理。
三、修訂亮點
(一)突出需求導向。以需求為舵,精準施策,著力儲備高素質人才,全力打造人才發展新高地。一方面聚焦產才深度融合,將資助范圍拓展至龍華區數字經濟領域的所有企業,賦予產業主管部門及企業(機構)舉薦權,新增校企聯合定向培養給予用人單位的一次性獎勵,確保人才政策與產業發展需求緊密對接,為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另一方面聚焦復合型創新人才培育,新增在職攻讀STEM領域博士獎勵,鼓勵青年人才在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等前沿領域持續深造,為產業發展持續賦能,注入創新活力。
(二)突出總量控制。充分考慮產業發展和人才資金情況,實行總量控制、統籌兼顧的原則,推動人才扶持從“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每年產業主管部門及企業舉薦的人員名額將根據區年度財政資金規模進行動態調整,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政策的可持續性。
(三)突出人才培養。當前的人才政策往往偏重于高層次人才和青年人才的引進,而對于那些具有卓越潛力、尚未達到高層次標準的優秀拔尖青年,關注和支持力度相對不足,龍華區創新推出“優青百人計劃”,旨在強化優秀拔尖青年培養和資助力度,填補現有人才政策的空白,進一步夯實人才隊伍的“塔腰”,做強中堅力量,為區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