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動我市現代時尚產業高質量發展,以新質生產力促進黃金珠寶、服裝、鐘表、眼鏡、家具、皮革、內衣、化妝品、工藝美術品等現代時尚產業整體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國際化方向升級,推動現代時尚產業升級升鏈升活力,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措施。
一、推動高端化升級
(一)支持企業做大做強。支持企業通過兼并、收購、參股、控股等方式發展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時尚集團,對當年在深營業收入首次超過100億元、50億元的集團(其中,黃金珠寶企業當年在深營業收入應首次超過1000億元、500億元),分別一次性給予最高200萬元、100萬元獎勵。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大力發展時尚化個性化定制化智能化“快時尚”,打造國內外知名互聯網新興時尚品牌、原創設計品牌等,對符合條件的高成長型新銳品牌企業,一次性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各區(新區、深汕特別合作區管委會,下同)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打造深圳消費名品方陣。聚焦我市消費品產業特色優勢,深入挖掘自主創新、品質高端、信譽良好的消費品牌,重點培育質量過硬、美譽度高、產品競爭力強、影響力大的時代優品和注重創意設計、引領時代消費潮流的潮流新銳。對符合條件的時代優品和潮流新銳企業開展品牌宣傳、新品發布、種草等活動,按照不超過項目審定費用的20%給予資助,單個項目資助上限為300萬元。(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加強核心技術攻關。支持企業加強關鍵技術與核心零部件攻關,對在新材料、新工藝、精密制造、鐘表機芯、眼鏡鏡片、精密鑲嵌、智能鐘表和眼鏡傳感器、生物印染、新型功能面料等關鍵技術實現突破的項目,按照不超過項目審定費用的20%給予資助,單個項目資助上限為300萬元。(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創新局,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培育設計師團隊。強化設計引領,加強設計師團隊培育和引進,舉辦設計師沙龍、論壇、培訓等行業活動。支持企事業單位打造原創設計師團隊,對符合條件的設計師團隊,單個項目給予一次性最高20萬元獎勵。(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推動智能化升級
(五)支持數字化轉型。支持服裝、家具、黃金珠寶、鐘表、皮革、內衣、眼鏡、工藝美術、化妝品等傳統優勢產業企業運用智能制造裝備和數字技術,實施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供應鏈管理、營銷和銷售、售后服務、人才培養等關鍵環節的數字化轉型,對符合條件的、總投資額達到100萬元及以上的傳統優勢產業企業數字化轉型項目,按照不超過項目審定數字化轉型費用的20%給予資助,單個項目資助上限為500萬元。(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加大人工智能賦能公共服務平臺。鼓勵探索應用垂類大模型、智能語音交互技術等人工智能技術,對現有生產、服務和管理方式進行升級,強化智慧供應鏈管理,實現企業網上接單能力與協同制造能力無縫對接。對社會組織和企業等建立的人工智能垂類大模型、研發設計中心、信息數據共享平臺、創新創業孵化載體等各類公共服務平臺,按照不超過項目審定費用的20%給予資助,單個項目資助上限為300萬元。(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推動融合化發展
(七)促進跨界融合交流合作。加強時尚消費品行業與“20+8”產業集群其他行業跨界融合交流,舉辦跨界融合對接交流會,撮合時尚企業與知名IP、新技術、知名品牌等領域跨界合作,培育打造時尚跨界新產品,并在行業重大活動期間發布(首發)、展示展覽、銷售推廣。(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培育跨界融合時尚新品。支持時尚企業研發與運動健康、科技創新、鋰電儲能、文化藝術、數字創意、綠色低碳等領域跨界融合的新產品,對示范意義強、帶動效應大的跨界融合項目,單個項目給予一次性最高10萬元獎勵。(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推動綠色化轉型
(九)推廣綠色低碳發展理念。鼓勵企業將“綠色低碳”“零排放”“可持續化”理念融入產品設計,推動有條件的企業率先開展產品碳足跡評估和認證,發布產品碳足跡聲明。支持企業舉辦以綠色低碳、節能環保為主題的重大行業活動。(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推動產業綠色化升級。鼓勵發展綠色制造,創建一批國家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范企業、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綠色工業園區的企業。支持開展新型功能面料和新興染色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提高生物基材料、可再生纖維、生物降解材料等在時尚產業領域的應用。(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生態環境局,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推動國際化拓展
(十一)支持時尚企業出海。支持企業通過跨境電商拓展國際市場,聯合跨境電商平臺舉辦產品出海系列活動。鼓勵跨境電商平臺為時尚企業提供快速入駐審批、流量扶持等支持政策,推動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貿促會、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二)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支持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通過舉辦重大活動,提升深圳時尚產業國際影響力。對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舉辦旨在擴大深圳時尚知名度、促進國際時尚理念與技術交流合作、促進跨界融合、吸引國際時尚資源向深圳匯集的大賽、展覽、論壇等重大活動,按照不超過項目審定費用的20%給予資助,單個項目資助上限為100萬元。(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貿促會,各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保障措施
(十三)加強組織協調。強化市區聯動和部門協同,加強對現代時尚產業的統籌謀劃,協調解決發展過程中的重大問題。鼓勵各職能部門、各區研究出臺配套政策,加大對現代時尚產業的扶持力度。(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
(十四)健全統計監測機制。建立健全現代時尚產業統計分類,完善統計調查方法和指標體系。建立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數據庫,加大對重點企業發展狀況的監測和跟蹤服務力度。(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統計局,各區政府)
(十五)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加強行業協會支持和指導,充分發揮現代時尚行業協會社會組織作用,開展現代時尚行業研究、監測分析,參與行業標準及相關技術文件制定,組織開展行業重大活動,建立產業創新發展公共服務平臺,不斷提升行業協會的專業水平和國際化服務能力。(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
七、附則
本措施自2025年X月X日起實施,有效期5年,具體解釋工作由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承擔。
附件2
深圳市關于進一步推動現代時尚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起草說明
為貫徹落實《關于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進一步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未來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深辦發〔2024〕1號)、《深圳市培育發展現代時尚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4-2025年)》(深工信〔2024〕79號)等文件精神,我局起草了《深圳市關于進一步推動現代時尚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若干措施》)。現就有關情況說明如下:
一、起草背景
為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2024年3月,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聯合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印發了《深圳市培育發展現代時尚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4-2025年)》(深工信〔2024〕79號),努力將深圳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市場影響力的現代時尚產業集群。鑒于《深圳市時尚產業高質量發展扶持計劃操作規程(深府辦〔2020〕4號)》于2025年10月即將到期,我局研究起草了《深圳市關于進一步推動現代時尚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若干措施》),進一步通過政策舉措進一步推動我市現代時尚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起草過程
《若干措施》作為我市在現代時尚產業領域系統性政策文件,對推動我市現代時尚產業發展意義重大。為保證政策措施符合產業及企業發展實際,增強企業政策獲得感,真正有效地推動產業進一步轉型升級,結合市審計局對時尚產業高質量發展扶持計劃的意見建議,我局認真梳理時尚產業高質量發展扶持計劃實施過程中的經驗做法和存在不足,全面聽取相關部門、現代時尚領域企業和行業協會等意見建議,修改完善了《若干措施》條款內容。
三、政策內容
《若干措施》以新質生產力促進黃金珠寶、服裝、鐘表、眼鏡、家具、皮革、內衣、化妝品、工藝美術品等現代時尚產業整體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國際化方向升級,推動現代時尚產業升級升鏈升活力。《若干措施》共十五條,主要包括七個方面:
(一)推動高端化升級。一是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對當年在深營業收入首次超過100億元、50億元的集團(其中,黃金珠寶企業當年在深營業收入應首次超過1000億元、500億元),分別一次性給予最高200萬元、100萬元獎勵。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對符合條件的高成長型新銳品牌企業,一次性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二是打造深圳消費名品方陣。對符合條件的時代優品和潮流新銳企業開展品牌宣傳、新品發布、種草等活動,按照不超過項目審定費用的20%給予資助,單個項目資助上限為300萬元。三是加強核心技術攻關。支持企業加強關鍵技術與核心零部件攻關,按照不超過項目審定費用的20%給予資助,單個項目資助上限為300萬元。四是培育設計師團隊。支持企事業單位打造原創設計師團隊,對符合條件的設計師團隊,單個項目給予一次性最高20萬元獎勵。
(二)推動智能化升級。一是支持數字化轉型。支持服裝等傳統優勢產業企業運用智能制造裝備和數字技術,實施研發設計等關鍵環節的數字化轉型,對符合條件的、總投資額達到100萬元及以上的傳統優勢產業企業數字化轉型項目,按照不超過項目審定數字化轉型費用的20%給予資助,單個項目資助上限為500萬元。二是加大人工智能賦能公共服務平臺。對社會組織和企業等建立的人工智能垂類大模型、研發設計中心、信息數據共享平臺、創新創業孵化載體等各類公共服務平臺,按照不超過項目審定費用的20%給予資助,單個項目資助上限為300萬元。
(三)推動融合化發展。一是促進跨界融合交流合作。加強時尚消費品行業與“20+8”產業集群其他行業跨界融合交流,舉辦跨界融合對接交流會,撮合時尚企業與知名IP、新技術、知名品牌等領域跨界合作,培育打造時尚跨界新產品。二是培育跨界融合時尚新品。對示范意義強、帶動效應大的跨界融合項目,單個項目給予一次性最高10萬元獎勵。
(四)推動綠色化轉型。一是推廣綠色低碳發展理念。鼓勵企業將“綠色低碳”“零排放”“可持續化”理念融入產品設計,推動有條件的企業率先開展產品碳足跡評估和認證,發布產品碳足跡聲明。二是推動產業綠色化升級。鼓勵發展綠色制造,創建一批國家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范企業、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綠色工業園區的企業。支持開展新型功能面料和新興染色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提高生物基材料、可再生纖維、生物降解材料等在時尚產業領域的應用。
(五)推動國際化拓展。一是支持時尚企業出海。支持企業通過跨境電商拓展國際市場,聯合跨境電商平臺舉辦產品出海系列活動。二是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對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舉辦旨在擴大深圳時尚知名度、促進國際時尚理念與技術交流合作、促進跨界融合、吸引國際時尚資源向深圳匯集的大賽、展覽、論壇等重大活動,按照不超過項目審定費用的20%給予資助,單個項目資助上限為100萬元。
(六)保障措施。從加強組織協調、健全統計監測機制、發揮社會組織作用三個方面進行強化保障。
(七)附則。對《若干措施》實施有效期限進行規范與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