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關單位:
為促進智能制造的發展,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決定開展2019年省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申報工作?,F將《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開展2019年省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粵經信裝備函〔2019〕737號,附件1,以下簡稱《通知》)轉發給你們,并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向我局提交申報材料的單位應在深圳市境內注冊、具備獨立法人資格,且符合《通知》中相應的要求。
二、請申報企業參照《廣東省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實施方案》(附件2)和《廣東省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要素條件》(附件3),認真填寫《廣東省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申報書》(附件4),并按要求附上相關證明材料裝訂成冊,于2018年4月19日前將紙質文件一式三份報送我局新興產業處(市民中心C2053室),并將電子版發送至shuaidp@gxj.sz.gov.cn郵箱,逾期將不予受理。
三、申報單位對所報送文件及材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全責。我局將在初步審核后匯總統一報送省工信廳。
廣東省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實施方案
為切實做好我省智能制造試點示范,推動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思路
堅持統籌規劃、分類實施、重點突破、示范引領的原則,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應用為核心,結合我省產業發展情況,聚集制造業關鍵核心環節,分類、分步推進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工作,同時為推薦申報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奠定基礎。以提高裝備智能化率、成果轉化率、勞動生產率、產品優等率、節能減排率、生產安全率為主攻方向,在全省范圍內遴選一批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并以此為基礎做好推薦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條件準備。結合試點示范項目認真總結經驗、加強推廣應用,通過試點示范,推進生產裝備數字化,提升我省關鍵智能部件、裝備和系統自主化水平,推進生產過程智能化,提高設計、生產、物流、銷售、服務等生命周期的智能化水平。
二、重點任務
(一)制定實施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評價指標體系
結合我省制造業發展情況,參照工業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實施方案,開展試點示范要素條件調研,制定實施符合我省產業發展情況的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指標體系。
(二)組織實施省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
1.流程型制造行業試點示范項目
以石化、化工、冶金、建材、紡織、食品、醫藥等流程型制造領域,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融合創新,全面提升企業的資源配置優化、實時在線優化、生產管理精細化和智能決策科學化水平。
2.離散型制造行業試點示范項目
在機械、汽車、船舶、家電、電子信息等離散型制造領域,組織開展數字化車間試點示范項目建設,推進裝備自動化、柔性化、智能化升級,實現工藝流程改造、生產與管理數據互聯共享。
3.智能制造裝備試點示范項目
在智能制造裝備領域,加快推進高端芯片、新型傳感器、智能儀器儀表與控制系統、工業軟件、機器人以及高精密數控機床及系統、工作母機等智能設備的研發和產業化,實現裝備和系統的自感知、自適應、自診斷能力的大幅提升,實現智能裝備的自主可控。
4.智能產品制造試點示范項目
在智能移動終端、可穿戴設備產品、智能家居產品、智能交通電子信息產品、智能醫療設備、智能輕工消費品等領域開展智能產品生產制造和服務試點示范,強化產品網絡化特征、功能可擴展性和人機交互能力,提升產品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和軟件系統的自主化率。
5.智能服務和管理試點示范項目
開展在線監測、遠程診斷、云服務、大數據及系統解決方案等制造業服務化試點示范,加快推動產品運行與應用狀態報告的自動生成與推送服務,提升企業大數據分析能力、信息化管理集成能力和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建立企業智能服務生態系統。在物流管理、能源管理等智能管理新領域開展試點,提升物流企業物聯網應用和倉儲管理、企業智能調度和能耗優化水平。
6.智能制造新業態和新模式試點示范項目
在個性化定制、網絡協同開發/云制造、電子商務等新業態開展試點示范,完善企業網絡平臺功能,加強企業大數據能力、資源配置能力、信息基礎保障能力。
(三)建設重點行業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
在組織實施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基礎上,在機械、汽車和摩托車制造、紡織服裝、食品醫藥、化工、電子信息、五金家電、建材、民爆等重點行業建設一批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提升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生產制造、銷售服務全流程關鍵環節的智能管控水平。
(四)開展試點示范推廣應用
對試點示范取得明顯成效的項目,進行典型先進經驗總結,分行業、分地區進行試點示范應用交流和推廣。
三、政策措施
(一)成功入選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的項目,優先推薦申報工業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及相關專項。
(二)作為省財政資金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點參考,省、市各級財政資金按相關政策給予支持。
(三)統籌利用相關平臺及渠道對試點示范項目進行推廣宣傳。
四、工作進度
(一)2019年3月前,啟動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申報。
(二)2019年4月前,各地發動企業申報并擇優推薦。
(三)2019年5月前,組織專家對各地推薦項目進行評審,經公示無異議后確定試點示范項目。
廣東省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要素條件
一、流程型行業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要素條件
序號 |
要素條件 |
1 |
生產管理層建立企業資源計劃管理系統(ERP)、供應鏈管理系統(SCM)、客戶管理系統(CRM)、倉儲管理系統(WMS),或具備相當功能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和模塊。 |
2 |
計劃執行層建立制造執行系統(MES)和先進排產計劃系統(APS),或具備相應功能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和模塊。 |
3 |
生產控制層采用自動化生產線,建立過程控制系統(PCS),配置數據采集系統,建立實時數據平臺,生產工藝數據自動數采率90%以上, 工廠自控投用率90%以上, 關鍵生產環節實現基于模型的先進控制和在線優化。 |
4 |
各信息化管理系統集成,實時數據平臺與過程控制、生產管理系統實現互通集成,過程控制系統(PCS)和制造執行系統(MES)集成。 |
5 |
建立可供模擬仿真的數字化模型,具備數字化仿真模擬能力;建立涵蓋各層面數據信息的企業核心數據庫;建立信息安全保障機制。 |
二、離散型行業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要素條件
序號 |
要素條件 |
1 |
生產管理層建立企業資源計劃管理系統(ERP)、供應鏈管理系統(SCM)、客戶管理系統(CRM)、倉儲管理系統(WMS),或具備相當功能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和模塊;實現了產品全壽命周期管理(PLM)。 |
2 |
計劃執行層建立制造執行系統(MES)和先進排產計劃系統(APS),或具備相同功能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和模塊。 |
3 |
生產控制層采用自動化、柔性化、智能化加工裝配設備或生產線;配置數據采集系統,建立實時數據平臺,能充分采集制造進度、現場操作、質量檢驗、設備狀態等生產現場信息;采用了倉儲物流信息化系統。 |
4 |
各信息化管理系統集成,實時數據平臺與生產管理系統實現互通集成;建立車間級的工業通信網絡,系統、裝備、零部件以及人員之間實現信息互聯互通和有效集成。 |
5 |
采用三維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工程(CAE)、計算機輔助工藝規劃(CAPP)、計算機輔助制造(CAM)、設計和工藝路線仿真等工具,實現數字化設計生產能力;建立涵蓋各層面數據信息的企業核心數據庫;建立了信息安全保障機制。 |
三、智能制造裝備試點示范項目要素條件
序號 |
要素條件 |
1 |
具有網絡通信功能,提供標準開放的數據接口,能夠實現與制造商、用戶之間的數據傳送。 |
2 |
能夠感知裝備自身、作業對象和作業工況的狀態。 |
3 |
能夠根據自感知信息以及作業要求調整和優化工作狀態。 |
4 |
具備一定的故障自診斷能力,能夠識別、定位甚至隔離故障。 |
5 |
能夠提供運行數據或用戶使用習慣數據,支撐制造商、用戶進行數據分析與挖掘,實現創新性應用。 |
四、智能產品試點示范項目要素條件
序號 |
要素條件 |
1 |
實現基于互聯網的產品與用戶、產品與產品、產品與制造商、產品與服務商之間的信息互通。 |
2 |
能夠感知產品自身的狀態和使用環境情況。 |
3 |
能夠根據自感知信息調節工作狀態。 |
4 |
能夠提供運行數據或用戶使用習慣數據,支撐制造商、用戶進行數據分析與挖掘,實現創新性應用。 |
5 |
具有遠程升級等在線服務功能;產品通過集成智能化的軟硬件平臺,能夠支持大量應用程序。 |
五、智能服務和管理試點示范項目要素條件
序號 |
要素條件 |
(一)智能服務 |
|
1 |
建立云服務平臺,具有多通道并行接入能力,對裝備(產品)運行數據與用戶使用習慣數據進行采集,并建模分析。 |
2 |
以云服務平臺和軟件應用為創新載體,為用戶提供在線監測、遠程升級、故障預測與診斷、健康狀態評價等增值服務。 |
3 |
應用大數據分析、移動互聯網等技術,自動生成產品運行與應用狀態報告,并推送至用戶端。 |
(二)物流管理 |
|
1 |
建設基于網絡的物流信息系統,配置自動化、柔性化和網絡化的物流設施和設備。 |
2 |
采用電子單證、無線射頻識別(RFID)等物聯網技術,具備物品流動的定位、跟蹤、控制等功能。 |
3 |
實現信息鏈暢通,多種運輸方式高效聯動,全程透明可視化、可追溯管理,可提供安全性、快捷性、環境可控性等定制化增值服務。 |
(三)能源管理 |
|
1 |
建立能源綜合監測信息系統,能夠實現對主要能源消耗、重點耗能設備的實時可視化管理。 |
2 |
建立生產與能耗預測模型,通過智能調度和系統優化,實現全流程生產與能耗的協同。 |
3 |
建立能源供給、調配、轉換、使用等重點環節的節能優化模型。 |
六、智能制造新業態和新模式試點示范項目要素條件
序號 |
要素條件 |
(一)個性化定制 |
|
1 |
建立基于網絡的開放式個性化定制平臺,具備與用戶深度交互功能,定制要素具有引導性和有效性。 |
2 |
利用大數據技術對用戶的碎片化、個性化需求數據進行分析和挖掘,建立個性化產品數據庫,可快速生成產品定制方案。 |
3 |
企業的設計、生產、供應鏈管理、服務體系與個性化定制需求相匹。 |
(二)協同開發/云制造 |
|
1 |
建設制造需求和制造資源高度優化的網絡平臺,實現產業鏈不同環節企業間資源、信息共享。 |
2 |
采用并行工程,實現產品異地的設計、研發、測試、人力等資源的有效統籌與協同。 |
3 |
針對制造需求和社會化制造資源開展動態分析,實現企業內制造資源的彈性配置,企業間網絡化協同制造。 |
(三)電子商務 |
|
1 |
建設電子商務網絡平臺,并與企業的資源計劃管理系統(ERP)、客戶管理系統(CRM)和供應商管理系統(SRM)集成。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中通過電子商務實現的銷售收入比重不低于20%。 |
2 |
采用大數據技術,對銷售數據、消費者行為數據等進行分析;實現對產品原料、加工、流通、售后服務等環節的數據進行采集、分析。 |
3 |
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應在客戶服務、數據管理、金融服務、安全保障、物流管理、供應鏈協同等方面提供專業化服務。 |